宁采臣摸了摸鼻子:“我家在金华具县,那里连间私塾都没有,我学文习字全赖父亲教诲。”
李元通眼中闪过一丝莫名认同:“和当年的我是多么相像啊!二十年前,我也是寒门学子,居于贫瘠之乡,不闻圣道之声。母亲为了我长大后能够有出息,学孟母三迁,万分艰难之下将家院迁至学堂边。学堂教习怜惜我家贫苦,见我勤奋好学,遂收我为书童,这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前辈如今的身份是?”同为寒门学子,宁采臣看向他的目光中多了几分亲切。
“不要再称呼前辈了,我们读书人不流行这种称呼。”李元通欣赏宁采臣的品行,心中有了结交之意:“愚兄愚钝,苦修二十载圣人言,至今还是一名小小的白衣秀士,在学堂之中泯然众人。”
宁采臣为李元通斟上酒,好奇问道:“李兄可否为我讲解一下这学堂情况,以及白衣秀士又是何等称谓?”
李元通端起酒杯示意了一下,抿了一口:“约是百年前,圣人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创建了第一间学堂,教化民众。在讲学期间,圣人依旧不忘本身的学习,精研儒道佛三家精粹,继承陆老先生的思想,提倡致良知,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天地宇宙万物,创建心学一门,著《大学问》,《传习录》两部圣典。
书成之日,浩然正气直上九霄,冲破万里白云,学堂周围八百里,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重伤频死者重获安康,身体虚弱者气粗体壮,无数卡在关口的武者修士因此而突破境界……
自此,阳明先生得以封圣,将学堂开遍东洲一百零八国,教化万民。
先生封圣三十年后,修行界动荡,无数巨枭老妖屠城掠魂,炼制妖器魔功。圣人闻之大怒,驾长车出学堂,一书一笔杀绝所有伤人老魔,令无数邪魔闻风丧胆,双股战战。
此一役,震惊天下,学堂和圣人之名传遍五湖四海,万水千山。自此之后,再无妖魔敢行那屠城之事,世俗安康。
只不过近二十年来,圣人闭关不出,******儒守护世俗,一百零八大学士跟随大儒分散各地,大明帝国之中儒道衰落,这才给了宦官可趁之机。
至于那白衣秀士的称谓,乃是学堂中的叫法。学堂之中,圣人之下,有十八名真传弟子,为当世大儒;一百零八名内门弟子,为当世大学士;一千二百名外门弟子,为当世学士;三千余记名弟子,为白衣秀士。愚兄便是这三千多位记名弟子中的一位,实在汗颜。”
宁采臣想象着学堂的浩大,感叹说道:“能够在亿万众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圣人弟子,李兄足以自傲了。”
李元通笑着看向他:“将来你晋级先天,若是有缘再聚,或许我会推荐你参加学堂的入学考试,不知你意下如何?”
宁采臣举着酒杯的手掌猛地一颤,杯中酒水洒落手背:“李……李兄此话当真?”
“呵呵。”见到面对袭杀都云淡风轻的书生变了神色,李元通畅快大笑:“每个白衣秀士每年都有一个推荐名额,我今年的名额还没有赠送出去……”
宁采臣深吸了一口气,庄重道:“本是萍水相逢,李兄送的这份礼物太贵重了,书生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