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光宫内,汤太后一行却是来得静默无声。在正殿拜过菩萨,又亲手上了香,太后这才在恭敬侍立一旁的主持老尼的引领下,一路往里走去。
将将走到殿后的几间静室跟前,主持老尼停了步,低声问道:“太后可要进去看看?”
汤太后淡淡摇头:“她们过来抄经,原该出自她们的一片向佛虔心,却与哀家何干?况抄经素来讲究心手合一、专心致志,她们见了哀家,少不得要起身行礼,反坏了清净本心!”
主持老尼闻声,少不得低颂一声佛号,不再多言,引了太后径自往后头的一间静室行去。
这间静室,却是特意为汤太后准备着的,屋内布置虽极简单清爽,但目中所见的一应摆设却无一不是珍贵至极。伏侍着太后在炕上坐下,主持老尼又亲手捧了茶来奉上。汤太后接了茶盏,这才开口问道:“近日共抄了多少经文?”
主持老尼应道:“禀太后,贫尼昨儿才点了数,又已得了二百余份了!”
意甚满意的点了点头,汤太后吩咐道:“仍照从前的规矩,呈上来给哀家看看罢!”
主持老尼应着,便转了身,亲自捧了一叠经书过来,呈放在太后面前的炕桌上。汤太后取过最上头的一份,展开仔细的看了起来。主持老尼则耐心的侍立一旁,不言不动。
对于经文显然甚是熟悉,不过片刻,汤太后已看过了手中的一卷经文,点头道:“这一份,抄的倒是极认真,倒是很下了些工夫。字写得虽算不上顶尖,也还看得过眼!”
主持老尼笑道:“这位便是这回与十七公主同来的严家小姐了!别的不论,人是极勤勉的!”汤太后口中的规矩,说来其实极为简单,但知道的人却实在是屈指可数。而严曼真所抄的经卷所以能放在第一,却是因为这阵子她所抄的经卷在诸家小姐中最多的缘故。
“严家的丫头吗!”汤太后语声淡淡:“那日我也见了,生得其实不差,只是看着却有些小家子气了!”她说着,便阖了手上经卷,搁在一边。又取过另一份来,待翻完了,才又开口道:“这个……落笔倒颇有些活泼气,是杜家的丫头吧!”言下却也听不出褒贬。
主持老尼揣摩不出她的心意,只得点头笑道:“太后明鉴!”
汤太后也未多加评述,便又取了一份来看,同时赞道:“琳琅的字倒是长进了好些!”宇文琳琅与她虽不十分亲近,但有璇贵妃在,每年也总要替她抄上几卷经书还愿。因此汤太后对她的字倒也并不陌生,只一眼,便认了出来。
主持老尼哪敢胡乱评议公主,只在旁含笑侍立。认出是宇文琳琅的手笔后,汤太后随手便搁了经卷,取过下一份,展开细看。只一眼,却已叹了口气:“最可惜的却是瞿丫头,就这么生生的悬着,不知不觉的竟也这么些年了!”说着已阖上了手中了经书。
在场伏侍之人,都知汤太后的脾气,知她说也就是这么顺口一提,并不需要旁人插嘴多言,因此各自沉默,并无人应答。汤太后似也有些倦了,搁下手中经卷,端起茶盏喝了几口。
及至放下茶盏,她才又伸手取过下一册经书。才一翻开,她便轻咦了一声,脸上难得的现出几分意外之色来:“这是风家丫头抄的?想不到这丫头竟写得一手好字!”
主持老尼忙回道:“若论起来,这位风家小姐的字儿,确是极好的!这么些世家小姐,也无一个能及得上她……”听出她话中有话,汤太后便抬了眼看她。
“不过这位小姐于经文似不甚熟悉,头一日来时,只抄了几行,便搁了笔,在静室默诵了小半个时辰的经文。这几日,虽是日日过来,却也只抄一篇,再不肯多写一字!”主持老尼小心翼翼的道,这番言语虽说都是实话,但显而易见的绝非好话。
若有所思的目注手中经卷,汤太后久久不语,最终,也只是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若说起来,这丫头也是不易,这么些年,真是难为了她了!”言毕已搁下了手中经卷。
所余下的一叠经文。她却只是随手翻阅了一回,未再说过片语只言。(未完待续)i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