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 > 笑傲香江 > 第202章 营销

第202章 营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值中英两国正要对香港未来前途问题展开谈判之际,任何有关于大6方面的消息都能跳动香港市民的敏感神经。即将上映的《少林寺》当然也不例外。

大部分的香港市民对大6电影的印象一直都还停留在样板戏上,骤然间听说大6拍了一部功夫片要在香港上映。不禁倍感好奇。

尽管媒体一致看衰这部电影的票房,甚至有的报纸直接预言这部电影将会扑街,但偏偏就是这样一部让媒体很不屑的电影,却成了很多普通人茶余饭后热议的谈资。

很快,林树在《明报》的专栏上也谈到了《少林寺》。

“我向大家郑重的推荐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上映这部电影的东方院线是林夕的产业,而作为林夕的父亲我应该就要帮他打广告,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在看到这部电影样片之前,我心里也和很多人一样有迟疑,担心这是一部带着某种政治目的的电影,事实证明是我多虑了,这是一部很纯粹的商业电影,而且这部电影在这之前已经在大6上映,并且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

“有人就说了,这部电影能在大6取得那样的成功,主要还是因为大6电影市场之前一直都缺少这类以娱乐大众为主导的电影,而香港一直都不缺少这类型的电影,这一点我不否认。对于大6观众而言,《少林寺》就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但对于香港观众而言,《少林寺》又不仅仅只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

“要观察一个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变化,文化艺术作品是一个很好的风向标。在政治氛围紧张,思想被禁锢的时代,文化艺术作品就会呈现出单调、统一的形态,而在政治氛围宽松,思想得到解放的时代,文化艺术作品就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

“《少林寺》作为第一部被引进香港上映的大6电影,香港观众实际上是可以通过这部电影,管中窥豹的体会到大6近年来一些的变化。因为只有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经济得到一定展的情况下,《少林寺》这样的电影才有可能会被拍摄出来并且大受欢迎。”

“在我前段时间有关于北上见闻的文章里就曾多次提到,大6政府现在越来越重视在经济领域的作为,只是受限于体制的原因,改革还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但是大的方向是在朝着展经济的方向努力,现在《少林寺》也可以给大家提供这方面的参考借鉴。”

“在大6中央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定不可动摇的前提下,香港未来的命运实际上已经和大6紧紧联系在一起。试想一下,如果大6以后出现更多像《少林寺》这样的商业电影,是否也就意味着大6的经济将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大6政府朝着经济方面的改革会越坚定?大6经济越往前展,收回香港之后改变香港现有制度的可能性就越小,我想这才是大不多数香港人所期待的结果。”

林树的文章论述很好的抓住了香港人当下最关心的问题,并且用《少林寺》向大家证明了一个比较乐观的结果,这对正处在焦虑中的香港人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为了验证林树观点的正确性,或者说是为了寻找一个对未来信心安定的理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即将上映的《少林寺》,甚至已经有人按耐不住,开始打听起预售票的日期。

面对观众日益高涨的购票热情,东方院线方面只不过是把预售电影票的日期往前提前了一天,但是放映场次和规模都没有变化,依旧是十六家影院上映。

那些没有被安排到放映计划的影院经理,出于自身业绩的考虑,都纷纷向总部要求增加放映规模,至少要把自己负责的院线也安排到放映计划当中。

这些要求通过岑健勋反馈到林夕那里,然后全部都被驳回。

岑健勋被这些院线经理整天电话诉苦折磨得不行,又硬着头皮向林夕提了一次扩大放映规模的建议,结果还是被林夕拒绝。

当然为了安抚手下人的情绪,林夕这次也做了一些让步,比如说同意让各家院线轮番上映《少林寺》,但是总的上映数量依旧为十六家,多一家都不行。

岑健勋对此感到非常不解,既然观众有很强的意愿来观看这部电影,为什么非要控制数量把部分观众拒之门外呢?

林夕只回答了“奇货可居”四个字,剩下的都丢给岑健勋自己去琢磨。

实际上林夕这次所采取的做法,正是后世经常被商家所采用的饥渴营销。

因为林树的那篇文章,大家对这部电影《少林寺》的兴趣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猎奇,更多人是怀着对香港未来前途命运的不确定,把这部电影当成了了解大6的一个窗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扩大上映规模,不仅会被人质疑林夕、林树父子在演双簧,而且一下子就满足大部分人的观影需求,很快就会削弱后续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好奇心。

这样电影在经历最开始一段时间的火爆之后,后续票房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急下滑。而林夕限制上映规模,就是要让大家的这种好奇心不能一下子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就可以一直吊着那些还没有观看这部电影观众的胃口,达到持续地吸引观众买票进场。

只要单场上座率一直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电影就一直不用下档,放映规模缩减带来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增加放映周期来实现,最后票房只会更多。

更可况林夕还要借着这部电影,让香港观众对影片男主角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影片上映时间越长,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就越有利。(未完待续)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