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 > 摄政大清 > 第063章 诏令

第063章 诏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镜子被太监搬走了,和珅想说的话没有说成。

而刘墉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其实,刘墉也不认为一个七品县令会通过一块镜子向皇上进忠言,不过当刘墉看到那块镜子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个机会提醒皇上,做一个千古明君,要亲贤臣远小人。

所以,他说出了一代明君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乾隆皇帝并不昏庸,当他明白自己用意的时候,他一定会就此顺着走的,因为这样无论对谁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本来,乾隆皇帝要各地献宝,一些言官就颇有微词,说皇上玩物丧志,不过清朝的言官不像明朝的言官,可以说的肆无忌惮,所以此事闹的并不厉害。

可刘墉身为御史的人,言官的头,他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皇上的,不过刘墉混迹官场多年,也明白其中规则,所以在提醒皇上的时候,他也要给皇上一个台阶下。

那枚镜子,正好是台阶。

皇上收了那枚镜子,然后再加上刘墉说的那些话,那么皇上这次要全国献宝的事情,便不再是玩物丧志,而是励志。

因为一块镜子,皇上决定成为千古明君,并且要那块镜子时刻提醒自己。

这事传出去,外面的人还不拍手称快?

皇上觉得很有面子,刘墉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目的达到了,皇上也为自己此次的行为找了个很好的理由,如今剩下的就是封赏了。

其实像这种事情,皇上是不好意思封赏的,无非就是对献宝的人奖励几句,要么就是发点赏银,不过献镜子的柳舟,皇上是记住了的,于是一番思考后,道:“这柳舟政绩如何?”

一名吏部官员站出来道:“柳舟任余平县令快两年时间,第一年并无任何建树,不过最近一年江西频发灾难,柳舟的表现十分不错,对难民的安抚问题也做的十分到位。”

吏部官员说完这些,便退了下去,他们吏部负责考核官员,不过在这种场合,拿主意的还是皇上。

乾隆皇上见柳舟这一年做的事情不少,于是点点头:“危难之时,方能看出一人的本事来,既然如此,就由和爱卿拟一道圣旨,责令明年春时,让柳舟来京城工部吧,至于安排什么职位,和爱卿可看着办。”

和珅身为中堂,又兼军机处行走,大学士,整个吏部都在他手,要他给柳舟安排个职位,也是理所应当,和珅见乾隆皇帝对这柳舟还有点看重,于是当场说道:“如今工部尚缺一名虞衡清吏司员外郎,不如让柳舟接人如何,他能制作出如此奇特的镜子,想来对工部的工作,能够胜任?”

安排柳舟做什么官乾隆是不管的,只要不是很大,不至于太过突出就行。

“好,就按照和爱卿所言,拟旨吧!”

京城的事情,刘墉为了自己的目的将柳舟推了出来,而远在余平的柳舟只怕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并不在意的镜子,竟然为他争取到了升官的机会。

不过在圣旨到来之前,柳舟在余平县的日子还是很平淡的。

转眼秋已尽,初冬来临。

江西的天气虽然不似北方那般寒冷,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羽绒服,甚至连好一点的暖和的布料都没有,所以天气冷时,受苦受冻的,还是那些贫苦百姓。

秦云和柳舟一同开的纺织厂已经投入了生产,初冬来临的时候,他们着实大赚了一笔,而在他们赚钱的同时,柳舟则提出将自己一半的利润拿出来换成布料送给那些贫苦百姓。

在这个时代里,柳舟并不在乎钱,钱财对他来说,不过是工具罢了,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

秦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便分给了百姓。

说他是贪官,秦云是无论如何不信的。

钱财是柳舟的,柳舟让买成布料给百姓,秦云并没有反对,她按照柳舟说的照做了。

这个冬天,对于余平县的百姓来说,应该是温暖而幸福的,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这可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温暖的冬天了,当然,也有可能不是。

余平县的生活又慢慢恢复了平静,柳舟偶尔做些有益于百姓的事情,而百姓则偶尔发表一下对柳青天的仰慕之情。

时间慢慢,转眼之间,京城的诏令就要来了。

而就在诏令到来之前,余平县还是出事了。

余平县城外一村落内,死了一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