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计划有变
2017-05-30 作者: 郝高刘丁
第131章 计划有变
洪承畴一把拽住中军官的脖领子大吼道:“你---你待怎讲!”
把中军官吓的说话都不利索:“咱们的粮台被清军烧毁,粮道被切断,守军几乎全部被歼,您的徒弟刘士勋也投海自尽。”
中军说完这句话哭得跟泪人相似,情绪非常不稳定。
洪承畴闻听之后一屁股坐在地上,由于用力过猛眼前一片漆黑,好悬脑中风发作。他感觉到胸前区疼痛,犹如一块巨石压在胸口喘不上气来。大概五六分钟没缓解过来,头昏、头胀、头重脚轻、摇晃、眼花等症状一起发作,如果在持续下去就会出人命的。
门口站岗的听见里面有声音不是好事连忙进入账内,进来一看都傻眼了,大帅与中军这是怎么地拉,怎么都在地上趴着呢!两人架一个,搀扶到椅子上,有人叫来均医官给号号脉。军医给洪承畴把完脉认定这是小中风,按现在话来说叫腔梗。军医在药盒子里掏出几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给洪承畴服下,过了一会洪承畴渐渐苏醒。等醒来眼泪滴滴答答落个不停,心里还纳闷呢!没料到满鞑子抄了我的后路,你特么也太狠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功高莫过救驾,计狠莫过绝粮。我洪承畴常年打雁今天却被雁钳了眼睛。粮食乃是我军之根本,十来万大军可吃什么啊!仗还怎么打,岂不是饿肚子么!
洪承畴突然联想到自己的幼年,自己幼年时期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吃不饱穿不暖。
只得在野外挖掘野菜,如马齿苋、曲麻菜、小地牙之类的,那时候是很少人吃的。什么萝卜秧之类的,喂猪,甚至南瓜,也基本是喂猪。钓鱼钓到什么乌龟王八的,只能认倒霉,不敢吃,那玩意邪性没人敢吃。
在河沟里捞点的小龙虾吃吃算是开斋了,但那时是不上大雅之堂的。他小时候是在江南某地生活,按理说江南盛产鱼类,小池塘钓鱼是一扯一条,当然都是小鱼,感觉好像池塘里都是鱼。洪承畴是有心之人,弄个网兜一兜就是一大把,才是缓解挨饿的有效法宝。
想到小时候,洪承畴似乎心情平静了许多,转念一想,不就是饿肚子么,忍一天两天应该没事,估计手下这些军兵将领也应该能挺过去。这么一想洪承畴仿佛无有此事的样子,心里更加平静。
当人遇到事情,遇到坏事之前应当往最坏最好的地方想,一旦事情发生了就往最好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能死钻牛角尖,那样会生病的。大家可知道************么,就是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饿饭年。那可是真没粮食吃,据我家老人给我讲,那时候一家一个月每人三两豆油,当时是我们辽宁省某位领导对中央表态。“我们辽宁省每人一个月三两豆油就可以过活。”老百姓给他送了个外号--陈三两。
明军本打算尽快就出锦州城里的祖大寿,怎么成想粮食供给出现问题,十三万大军只得原地驻扎不得随意出动。
这饿肚子一天两天的还行,等到第三天谁也抗不起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更何况这些精壮的士兵,都是二十出头,三十来岁的壮年男子,正是饭量好的时期,不让吃饭全都趴在地上根本站不起来。
洪承畴肚子内如有一团烈火在燃烧,让他直不起身子来。那种感觉渐渐的蔓延到了全身,他三天全是趴在桌子上,感觉就要快饿死了一样。
而满营中军也不好哪去;他们饿肚子的那种感觉,就好像是站在广阔无边的田野,空洞的眼神只能望穿秋水,凝视暗淡的天空。士兵们一个个有气无力,面容憔悴,走路直打晃。有的士兵干脆往地上一趴爱谁谁了,反正也不想活了,饿死算了。
三天没吃饭明营军心出现不稳,有的士兵开始抢粮食吃,把本地辽民的粮食抢来充饥,有的甚至开小差溜了。可绝大部分士兵是关里来的,他们往哪里跑,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即使想跑,可两条腿也不给力没力气跑。
着人们就开始出现各种情绪上的不满,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也说,没的也讲,整个明营开始乱做一团。
士兵还好点,毕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出来吃粮当兵的。可这些做将领的就行了,他们的口粮也在减少,第一天没人两顿饭,第二天就给一顿吃的,到了第三天喝粥度日,这不扯吗,还要人活不。做大将的都能吃,一顿没一斤粮食打不住。后来实在没辙了,八家总兵找到洪承畴讨个说法,是在此地饿死,还是回宁远吃饭再打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