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联兵讨伐董卓p>
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古函谷关以东地区,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诸州郡牧守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共推勃海郡(今河北南皮东北)太守袁绍为盟主。董卓进京后任命的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牧韩馥、兖州(今山东金乡西北)刺史刘岱、豫州(今安徽毫县)刺史孔伷、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太守张邈等都于此时参加讨卓。诸州郡牧守各拥兵数万,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今河南武徙西南)太守王匡屯于河内;韩馥屯于邺城;孔伷屯于颍川(今河南禹县)。刘岱、张邈、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太守桥琩,山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太守袁遗、济北(今山东长清东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等屯于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后将军袁术屯于南阳(今河南南阳)。董卓所部西北军素以善战著称,关东诸军莫敢先进,双方胶着于荥阳(今属河南)、河内一线。不久,关东军内部发生火并,各引兵散去,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p>
董卓迁都长安p>
初平元年(190)二月,董卓见关东军气势甚盛,对洛阳形成威胁,决定迁都长安,迁都之前,董卓先鸩杀前少帝弘农王刘辩;又因袁绍带头反对自己,大杀袁氏,自袁绍叔父太傅袁隗以下,袁氏死者五十余人。董卓又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又驱迫洛阳百姓数百万口同行。途中百姓遭军队抄掠践踏,加以饥饿劳累,死者不计其数。董卓又下令将洛阳的宫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烧毁,方圆二百里化成一片灰烬。董卓本人屯兵洛阳,与关东军相对抗。p>
曹操兵败荥阳p>
初平元年(190)初,曹操率军参加关东军讨卓,驻于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曹操见诸军皆畏敌逗遛不进,乃率领部下五千余人西进,准备进据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部将徐荣遭遇。二军交战,曹操大败,身中流矢,乘马被伤。曹操从弟曹洪将战马让与曹操,乘夜逃回酸枣,部众损失大半。曹操见关东诸军十余万人,日置酒高会,不思进取,便建议诸军占据要隘,然后分兵袭扰关中。诸将不听。曹操乃与部将夏侯惇扬州(今安徽寿阳)募兵,得千余人,再度北上,屯于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隶属驻在河内的关东军盟主袁绍之下。p>
董卓改铸货币p>
初平元年(190)六月,董卓废坏通行已久的汉五铢钱,改铸小钱流通,于是,洛阳、长安等地的铜人、铜货、铜钟等皆被毁坏用来铸钱。董卓改币造成了币制紊乱,从此以后,“钱货不行”,实物交换盛行。但钱币不行的真正原因在于战乱引起的商业城市经济的衰颓和自然经济的发达。p>
文化纪事p>
荀爽解经p>
荀爽,一名谞,字慈明,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幼而好学,年十二,通《春秋》、《论语》。时荀氏多才俊,爽最著名,颍川人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桓帝延熹九年(166)拜郎中,遭党锢之祸,隐居汉滨十余年,闭门著述,以硕儒闻名于世。献帝初平元年(190),任光禄勋、司空。与王允等谋诛董卓,事未举,病卒,年六十三。著述有《周易注》、《尚书正经》、《诗传》、《礼传》、《公羊问》、《春秋条例》等。p>
《古诗十九首》传世p>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诗载于《文选》,大约在汉末即以级诗的形式流传于世。诗非一人一时所作,作者已不可考,时代不早于顺帝末,不晚于献帝初(约140—190)。这组五言诗或写热中仕宦,或写游子思归,思妇怀人,或写交情凉薄,人生无常。大多格调感伤低沉,反映了社会大动乱前夕士人的不安情绪和矛盾心理。而融景入情,寓景于情,语短情长,含蓄蕴籍,浅近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标志着五言诗已发展到成熟阶段。p>
图书散亡p>
初,光武帝迁都洛阳,所携图书装车达二千馀辆。经历代收集,桓帝、灵帝时藏于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等处的典籍图录盛极一时。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迫令迁都长安,吏民扰乱,国家藏书大被毁,帛书大则连为帷盖,小者制为滕囊,被王充保护下来随朝廷西迁的只有七十多车,道路艰远,途中又散失其半。至兴平二年(195),李傕、郭汜相攻,长安大乱,献帝出避,李、郭率军平追,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皆弃其妇女辎重、御物、符岫、典籍。自经此乱,东汉皇家藏书荡然无存。p>
荀爽死p>
初平元年(190)五月,司空荀爽死。荀爽(127—190),字慈明,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名士荀淑之子。荀爽兄弟八人素有名声,号为“八龙”。荀爽幼而好学,十二岁便通《春秋》、《论语》等经书。后拜郎中,遭党锢之祸,隐居十余年,以著述为事,当时号称“硕儒”。党锢禁开,五府并征,皆不应。中平六年(189),董卓专政,复征荀爽,荀爽逃避不及,拜为平原(今属山东)相;未至县,追拜为光禄勋;三日后,进拜司空。荀爽自被征辟至位登司空,仅九十五日。因见董卓残暴无道,乃与司徒王允及董卓长史何颙谋诛董卓,但未及动手,荀爽病死。著述甚丰,有《礼》、《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等著作,又著《汉语》、《新书》二书。p>
杂谭逸事p>
太尉黄琬驳迁都长安之议p>
初平元年(190)二月,太尉黄琬因反对董卓迁都长安,被免官。黄琬(140—192),字子琰,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北)人,黄琼之孙,与祖父黄琼同为东汉名臣。少以聪慧知名,后任五官中郎将。因党锢之祸,禁锢二十年之久。灵帝光和(178—184)末,征拜议郎,后历任青州刺史、侍中、右扶风、将作大匠、少府、太仆、豫州牧等官。黄琬在豫州(今安徽毫县)牧任内,政绩为天下之最,得封关内侯。董卓专制朝政,以黄琬名臣,征为司徒,后迁太尉。董卓谋义迁都,黄琬切谏不可,冒死驳董卓之议,董卓因黄琬名族,不敢加害。后拜光禄大夫,又为司隶校尉,与司徒王允共谋诛杀董卓。初平三年,董卓部将李傕等攻破长安,黄琬下狱死。p>
司徒杨彪免p>
初平元(190)二月,司徒杨彪免官。杨彪(141—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名臣杨震四世孙,亦为东汉名臣。少受家学,以孝廉起家,历任议郎、侍中、京兆尹、五官中郎将、颍川太守、南阳太守、少府、太仆、卫尉等职。灵帝光和(178—184)年间,宦官王甫使门生贪污官财物七千余万。杨彪不畏权势,告发其事,王甫因此被诛,天下人心大快。中平六年(189),杨彪除授司徒。初平元年,董卓大会公卿,议迁都长安之事,杨彪切言不可。于是,董卓以灾异为名奏名杨彪。后复任光禄大夫、大鸿胪等官。兴平元年(194),除太尉、录尚书事,随献帝还都洛阳,历尽艰难。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都于许,专制朝政,诬杨彪欲图废立之事。杨彪被收下狱。后经名士孔融营救出狱。魏黄初六年(225),杨彪病卒于家,在东汉四世显赫的弘农杨氏至此而终。p>
公孙度割据辽东p>
初平元年(190),中原陷于战乱,辽东(今辽宁辽阳)太守公孙度认为汉室即将败亡,乃自称辽东侯、并州牧,行籍田,郊祀天地等天子之礼,又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自置太守,割据辽东。公孙度是辽东人。190年出任辽东太守。勇猛好杀,在郡中杀豪族百余家,又东击高句丽,西攻乌桓,威行辽东沿海一带。自称辽东侯后,曹操曾表其为武威将军,封宁乡侯。公孙度将印绶置于武库,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遂世代割据辽东。p>
刘表得据荆州p>
初平元年(190),荆州(今湖南常德东北)刺史王叡被杀,汉廷以北军中侯刘表为荆州刺史。时江南宗越大盛之时,刘表到任,从南郡(今湖北江陵)人蒯越之议,以利诱斩宗越帅十五人,悉并其众,然后晓谕郡县,招降宗越。宗越畏其威,皆举兵降,江南悉平。又改以襄阳(今湖北襄樊)为州治,遂得据荆州。荆州所辖“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刘表成为当时实力强大的州牧。p>
袁术据南阳p>
初平元年(190),后将军袁术为躲避董卓之害,遂逃出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暂栖身于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不久,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归附袁术。荆州牧刘表上疏表请袁术为南阳太守。于是,袁术占据南阳。南阳为当时大郡,有户口数百万,袁术遂以此为据点,称霸一方。p>
a>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a>i1153